一週工作不到 20 小時?職涯諮詢師的真實工作內容

一週工作不到 20 小時?職涯諮詢師的真實工作內容
本文最後修訂日期:2025 年 8 月 29 日

文章導覽

你對「職涯諮詢師」這份職業感到好奇嗎?這篇文章將帶你走進自由接案者的一週,揭露諮詢工作有哪些日常任務與流程,幫助你評估自己是否適合投入這個專業。

為什麼大家都好奇「職涯諮詢師的一週」?

「你們平常都在做什麼?」

「這工作是全職嗎?」

「除了談話還要準備什麼?」

這些問題,是許多對職涯諮詢師感興趣的人最常問的。

因為這份工作不像一般職業有固定上下班時間,也不像心理師有明確的制度與執照。

它既有諮詢師的專業層面,也有創業者的經營挑戰。

所以,每天的安排彈性高、也更需要自律與多工協調。

職涯諮詢師的三種常見工作型態

型態說明適合族群
全職接案持續經營社群與內容,自主管理服務流程與諮詢預約已有流量、客戶基礎
合作機構接案接受派案(如:政府專案、教育機構、培訓單位),配合固定制度與形式想累積校園及政府專案者
兼職副業結合本業專業,業餘經營諮詢服務,累積初步內容與口碑上班族斜槓起步者

多數人是從兼職副業/機構合作開始,逐步轉向自由接案。

全職接案的實際工作安排

Sandy 擁有超過十年的諮詢經驗,過往全職接案時,工作安排大致如下:

一週工作核心:諮詢為主、內容與行政為輔

  • 實際進行諮詢的時間:約 6~10 小時/週
    • 每週接約 5~7 位個案,一次諮詢時間為 60~90 分鐘不等。
  • 每場諮詢前的準備時間:約 15 分鐘
    • 包含閱讀預約表單、整理個案背景與目標、準備工具與架構等。
  • 諮詢後的回顧與紀錄:約 30 分鐘/場

在每場諮詢後整理重點、補充建議資源,也會記錄個案進展,用於後續追蹤與評估。

內容經營:不以數量取勝,而是轉化靈感

寫文章時間:早期約 2 小時/篇,現在約 30 分鐘/篇

剛起步時,會花比較多時間琢磨文筆與邏輯;累積經驗後,能更快釐清結構與觀點。

靈感來源:來自諮詢對話與常見問題

有時一場諮詢的對話,就能成為下一篇文章的題材。

這樣的轉化也讓內容更貼近真實需求,更容易引發共鳴。

行政管理:越簡化越好,避免時間消耗

回覆信件:每週約 2 小時以內

透過事先設計好的回覆,大幅降低來回溝通時間。

很多人以為職涯諮詢師每天要接滿好幾場個案,行程非常滿。

但實際上,資深自由接案者的一週安排,其實非常彈性,也充滿個人化空間。

其餘時間,則可自由安排:像是寫文章、整理工具、外出走走,或安排進修。
這樣的彈性,也讓 Sandy 能夠維持高品質的陪伴與產出。

如果有外部邀約的講座或課程合作,新主題通常備課時間約為半天到一天,包含設計內容、製作簡報。

這樣的工作節奏,適合喜歡高度彈性,希望能兼顧生活與自主成長的人。

自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,而是時間累積的成果

看到「每天工時不超過 4 小時」、「可以自由安排生活」,你可能會羨慕職涯諮詢師的彈性與自由。

但這樣的工作型態,並不是一開始就能擁有的。

是 Sandy 經過多年累積內容、經營信任、持續提升專業後的成果。

從最初接觸諮詢、開始寫文章、建立口碑,到後來有穩定的個案與合作邀約,這是一段經營與專業並行、需要耐心與時間的過程。

自由不是不努力,而是努力過後,換來的自主選擇權。

如果你現在還在斜槓、還在摸索,也沒關係。重要的是持續行動與調整,慢慢建立屬於你自己的節奏與定位。

每個人的工作節奏可以不同

  • 有人每週安排 5 次諮詢 + 2 篇文章產出
  • 有人以線上講座與課程為主,減少一對一諮詢的工作量
  • 有人半年接案、半年旅居,是數位遊牧族

你不需要套用別人的公式,找到適合自己節奏與風格的工作安排,才是可長可久的路

這是一份整合「助人」與「經營」的自由職業

職涯諮詢師不是一份純靠熱情的職業。

它需要你具備穩定陪伴諮詢者的能力,也需要你能長期輸出有價值的內容。

但如果你樂於深度對話、對人的成長有興趣,又想追求自由與影響力的結合,這可能會是一條值得投入的路。

推薦閱讀:如何成為職涯諮詢師?一站式入門指南:能力、培訓、收入與接案模式全解析

其他資源:

本文作者|怡葶 生涯設計師講師

7 年以上課程及諮詢經驗,協助 2000+人認識自我、釐清方向,擅長運用 AI 結合職涯輔導與發展,加速自我探索效率。

Loading

文章導覽

生涯設計師

利用設計思考的系統化工具,幫助人們探索自己與規劃理想的生活與工作,透過諮詢、講座、工作坊等各種服務,引導累積破千人改變。

同時致力於培養更多的生涯設計諮詢師,讓有志從業者能從學徒培養計畫中,獲得真正可以接案諮詢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