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三個 AI 指令分析你的職涯方向!

本文最後修訂日期:2025 年 2 月 27 日

文章導覽

在 AI 時代,自我探索的效率將大幅提升,不論是透過 AI 整理經驗或分析個人優勢,履歷優化、面試演練,進修計劃的設定、轉職計劃的設定,都可以讓 AI 來幫忙!

當你想要學習特定領域的知識,不怕找不到資源,網路上也很容易找到有相關經驗的人請教,在這個最棒的時代,突破人力、時間與空間的限制,你有機會實現以往未曾想過的事情!

本篇文章與你分享三個 ChatGPT 指令,幫助你加速自我探索的效率。

但在使用之前,要給你三個小提醒:

  1. AI 給的不是標準答案,不用全然接受。
  2. 適合想要探索自己的情境,而非急迫要找工作的情境。
  3. 更重要的是獲得結果後的下一步,行動才是真的。

1. 關鍵字分析

適用情境:覺得過去很多經驗,可是難以歸納出自己到底想做什麼。

我們過往的人生經驗都有意義,因此不論是學習、打工、實習、辦活動、交換學生、正職工作、兼職工作、專案合作等,都很值得盤點分析線索,因此請你思考過去的經驗,列下 10~20 個關鍵字,你認為在這些經驗中使用到的能力、有收穫的學習經驗、印象深刻的任務、累積經驗的領域等,可以是形容詞、名詞、動詞。不同經驗中可以有重複的關鍵字。

建議以「你喜歡的部分」來思考,這會作為 GPT 生成職業的依據。

指令:你是一位擁有五年職涯諮詢經驗的職涯諮詢師,特別擅長用一個人的個人經驗為他分析他可能適合從事的工作。我等一下會給你我的關鍵字,請你幫我分析出至少五個適合從事的工作,有些關鍵字會可能不只出現一次,請你衡量出現的次數,並且分別寫出你給的職業原因,謝謝。

我的經驗中有這些關鍵字:#探索 #生涯 #交流 #生涯 #生涯 #自信 #人資 #職業 #教育 #諮詢 #挑戰 #助人 #生涯 #訪談 #助人 #可能性 #講座 #分享 #職業 #職業

請自行替換指令中的關鍵字。

2. 工作元素分析

適用情境:擁有不同的工作經驗,除了這些職務,不知道自己還有什麼可能性。

很難有一份 100% 滿意的工作,但我們可以去拆解工作中喜歡和不喜歡的元素。在每一次面臨選擇時,讓喜歡的部分增加,盡量避開不喜歡的部分,有意識地讓工作變得更理想。

你可以挑選自己特別有感的 1~2 份工作來分析,深刻回顧自己當時喜歡的元素、不喜歡的元素。

指令:你是一位擁有五年職涯諮詢經驗的職涯諮詢師,特別擅長用一個人的個人經驗為他分析他可能適合從事的工作。我等一下會給你我在工作中喜歡與不喜歡的元素,請你幫我分析至少五個適合從事的工作,並且分別寫出你給的職業原因,謝謝。

過往工作中喜歡的元素:
1.喜歡說英文
2.喜歡看到人進步的過程
3.能用好理解的方式讓學生聽懂
4.製作教材、學習單
5.優化教學過程
6.優化工作流程分享給同事
7.讓客戶有良好的服務體驗
8.喜歡看見從零到一的設計

過往工作中不喜歡的元素:
1.只能給很制式的內容
2.24小時都會收到家長的訊息
3.在眾人面前講話
4.處理核銷、零用金

3. 找到嚮往的夢幻工作

適用情境:一心一意想要找到自己真心渴望的工作,礙於現實條件或能力,感覺距離很遙遠。

你會想做某個工作,一定是因為有吸引你的地方,若仔細分析你想做的不同工作,可能可以發現一些共通點,而這些共通點,也有機會在別的工作中實現!

發想的方式:在你的印象中,曾經出現過「這個好特別、好有趣、好想試試看」的工作,先不用想能力、經驗,曾經想做就可以列下來。

指令:你是一位擁有五年職涯諮詢經驗的職涯諮詢師,特別擅長用一個人的個人經驗為他分析他可能適合從事的工作、對於職業世界非常熟悉,也清楚各行各業的共通點與適合的人才。我等一下會給你我曾經想做的工作,請你幫我分析出這些工作的共通點,謝謝。

請幫我分析這些工作有哪些共通點:音樂老師、開美術工作室、輔導老師、廚師

以上三個指令能提供一些新的方向,讓你更知道自己有哪些發展的可能性, GPT 給出的答案並非標準答案,仍需評估你個人的狀態、整體條件,再做出你的下一步行動。

如果想針對獲得的結果進一步討論,歡迎預約生涯設計師怡葶的職涯諮詢

Loading

文章導覽

生涯設計師

利用設計思考的系統化工具,幫助人們探索自己與規劃理想的生活與工作,透過諮詢、講座、工作坊等各種服務,引導累積破千人改變。

同時致力於培養更多的生涯設計諮詢師,讓有志從業者能從學徒培養計畫中,獲得真正可以接案諮詢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