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涯諮詢師薪水?獨立接案的職涯諮詢師心路歷程大公開

職涯諮詢師薪水?獨立接案的職涯諮詢師心路歷程大公開
本文最後修訂日期:2024 年 8 月 30 日

文章導覽

相信許多人參與專業培訓課程,目的是增加收入,例如:NLP、GCDF、CDA、SCPC、各類牌卡等等。我是在沒上過這類課程的情況下,從 2017 年開始了收費的「生職涯諮詢」服務。

以下是我從獨立接案到全職諮詢師的過程與心得。

職涯諮詢師薪水如何?

首先,職涯諮詢師最關鍵的核心能力就是「一對一諮詢」,我們以台灣目前現有的三種模式來分析。

從這張圖可以大致了解職涯諮詢師薪水的來源,其實多數是不固定為主。

派遣案雖有固定月薪,但並非長期正職,隨時有可能因專案結束。

所以會選擇這份職業的人,往往不是為了找一份工作,而是以接案或創業的形式投入。

後面會提到我個人的收入,以及投入的工時。我認為這份職業最吸引人的部分,應該是低工時高報酬帶來的自由度,但要達到這樣的狀態,是需要時間努力的。

起點並非成為獨立接案的職涯諮詢師

我的職業背景是科技業獵頭,約八年時間(2007/2~2015/1)。

因不想一直做獵頭,所以業餘做過很多嘗試,包含加入從零到一的初創團隊長達一年參展參賽,業餘做過電商直銷,在 Youtube 上開頻道做職業訪談節目,嘗試辦讀書會、講座等。

以上,雖然是失敗收場,卻也幫我創造出新的機會。

例如因為創業團隊的經歷,我曾短暫擔任過行政院新創基地的新創顧問;因 Youtube 頻道,接到教育廣播電台—職場嬉遊記的主持機會。

直到 2017 年初,在空窗了兩年多的時間,我才正式地踏出「收費諮詢」的嘗試。所以,我並非一開始就設定自己要成為職涯諮詢師。

真實的情況是當時的存款見底,不能再任性的嘗試下去。我才選擇最有機會創造收入的能力去切入市場,開始了「一對一生涯諮詢」。

從獵頭時期,我天天都在尋找搶手人才,跟他們談工作機會,所謂職涯諮詢本應該是手到擒來。

離開獵頭後,我也一直在為身邊的人解決職涯問題,只是在經歷了更多,有了不一樣的人生體悟後,才驚覺用獵頭的那一套觀念,實際上會把更多人的路堵死,也就是我曾說的 5% 白領菁英 vs 95% 普羅大眾的條件與資源差異。

我開始思考「 95% 」的人所遇到的職涯問題,該如何解套?

職涯諮詢師視角:從資方角度轉向勞方角度

在和許多非三高(高學歷、高成就、高薪資)的人聊過工作後,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改變角度

與觀點,從「企業用人」轉向「個人生涯發展」的角度

這是有工作經驗的人最容易陷入的陷阱之一,即「價值觀單一」。

儘管沒有接受特定系統的培訓,但我參加過許多講座和課程,涵蓋管理、業務、創業、心理、營養、理財等領域。

大量地與不同背景領域的人接觸後,我發現成功並非只有一種模式,每個人的價值觀和條件都不同,對成功的追求也不同,並非只有在組織裡往上爬才是好的。

而要徹底脫離自己的價值觀,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職涯發展,需要全面了解生涯。

這樣的觀念也是在我同年研究生涯設計工作坊時開始形成的。

因此,我第一個收費諮詢服務稱為「生涯健檢」。

從獨立接案到全職接案的職涯諮詢師

我從獨立接案開始,到真正可以稱之為全職接案,至少花了一年半的時間。

所謂「獨立接案」,指的是直接接觸客戶,不需依靠他人,即可接到案子。

而「全職接案」,指的是收入足夠生活所需,不需依靠其他額外收入。

由於我沒接受過其他系統的培訓,所以並不知道可以跟管顧公司合作,加上在做政府外部新創顧問時,接觸過那些玲琅滿目的表格與冗長的流程,讓我沒考慮找政府單位合作。

總之,一個是不知道,一個是不想要;我就這樣慢慢地打造出自己的諮詢服務,並在一年半後達到理想的狀態。

我一開始設想的理想狀態是每週工時不超過 15 小時,月收超過五萬就足矣。

然而實際上一年半後,週工時達 10 小時,月收入就已超過七萬,因此我並不想接更多的諮詢;其他時間就是去做我有興趣的事,包含開辦生涯設計工作坊、經營 Youtube 的跨界真人圖書館、教育廣播電台的節目主持,並持續鑽研 95% 的人如何打造屬於自己的理想人生。

從一開始做 Google 表單放在 Facebook 上讓人預約,到後來建立了一個網站,自己製作圖片、撰寫文案,不斷修改,再試試 Google 廣告,雖然有很多陌生預約但沒有付款的情況。

後來在 Facebook 上寫文章並下廣告,從每月 1、2 個諮詢,到 6、7 個,再到超過 10 個。也曾經有過前一個月業績很好,下一個月業績急劇下降的情況。

直到將文章發布到 LinkedIn 後,案量才突然變得穩定,且轉介紹的案件也越來越多。

在這個過程中,我嘗試了許多方法,很難一一說明清楚。

但如果從 2018/1/22 這篇 PO 文(下圖)來看,應該可以感受得更深。

解決一個人的問題就能解決一群人的問題

這件事跟我後來開始培訓生涯設計師的「學徒計畫」很有關係。

我的諮詢案量,取決於我產的文章內容與數量。

許多人是因為閱讀了我的文章而來預約諮詢的,而這些文章大多是我在諮詢過程中的所思所悟,是許多人真實的生活故事。

當有人看到我如何幫助了同樣問題的諮詢者,他們也會來找我。

逐漸地,我累積了許多同樣問題但背景不同的諮詢案例。這也讓我意識到,不同背景的人需要不同的角度來解決相同的問題,尤其在行動方面。

如果諮詢者是我熟悉的產業經歷,我能給予的幫助就更具深度。

簡而言之,當我諮詢的經驗越來越多時,我越覺得應該有不同產業背景的諮詢師,才能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

直到 2021 年以前我的主要收入都是一對一諮詢,但從 2019 年決心要培育諮詢師後,就慢慢的將重心轉移到課程的研發。

從 2021 年開始對外不再主動提供諮詢服務,而是以推廣生涯設計師這個品牌為主,並將諮詢的資源轉移給生涯設計師們。

經過五年,目前培育出來的生涯設計師,已能夠完美地接住每一位個案,並開始發展自己延伸的服務。

我也為了培育全職諮詢師,學會了更多,因為從自己會到教會別人,完全是不同的層次。

與職涯諮詢師相關的培訓有哪些?

如同前面所提到的許多人想要往職涯諮詢師發展前,都會先去上相關的培訓課程,目前可分為兩大類:

一、理論基礎類:NLP, GCDF, CDA, SCPC 等。

這類型的培訓都有著心理學基礎,提供了一系列實用工具和技巧,幫助諮詢師更好地理解客戶,提供有效的幫助。

但有些人認為過於簡化了心理學和人類行為,並且缺乏科學支持,沒有足夠的實踐經驗,可能難以應對現實世界中的各種情況和挑戰。

二、測評牌卡類:Gallup、MBTI、DISC、天賦優勢以及各類牌卡。

這類型的培訓屬於工具解讀型,不論是測評或是牌卡,是以學習如何操作使用與解讀結果作為培訓的目的。

但測試受到個人主觀的影響,導致不夠客觀和準確,也容易使人們對自己和他人的理解過於簡化,忽略了個體的多樣性,或缺乏科學支持,可能不夠準確或全面。

但對接政府單位的外包案還是有幫助的,畢竟相關單位還是會看文憑、學歷、證照這類的證明。

因此,在你對職涯諮詢師這個職業產生好奇時,可以先思考自己的需求與目標,再去觀察每個培訓的內容與後續發展。

未將生涯設計師放入,是因為我們確實兩種都不像,雖然課程內容有用到許多心理學理論與工具,但生涯設計師既非研究學術理論的單位,也不開發任何測評或牌卡工具。

而是從大量一對一諮詢的服務經驗中,分析客戶所遇到的問題,將所有問題分為三類後,再設計成三種一對一諮詢服務,融合早期生涯設計工作坊的經驗,以此為基礎設計能培育出「獨立接案諮詢師」的課程。

因此,除了能解決客戶問題的三種諮詢服務,另外還包含了個人品牌行銷與內容產製的課程。

簡單來說就是市場導向,以解決市場終端客戶的問題而設計的諮詢師課程。

我們已將所有的職涯工具線上化,只要有網路就能諮詢。

前期的累積會造就後續的複利效應,有了專業結合商業,就可以自己安排工作時間、地點。

你也期待工作更有彈性又有意義感嗎?

Loading

文章導覽

生涯設計師

利用設計思考的系統化工具,幫助人們探索自己與規劃理想的生活與工作,透過諮詢、講座、工作坊等各種服務,引導累積破千人改變。

同時致力於培養更多的生涯設計諮詢師,讓有志從業者能從學徒培養計畫中,獲得真正可以接案諮詢的能力。